QQ截图20150705213642

剛領完年終獎金、收到紅包的你,在這「一元復始」當下,是否決心要好好存錢?

試試3大新招,你的2015年理財計畫,可以有個全新開始,

更能從此擺脫過往老是「年年計畫年年空」的窘境。

上班族攢「一桶金」,平均花6年

「存錢」總是說到容易做到難。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目前只有不到2成的上班族,已經擁有人生第一份100萬元存款;而尚未存到一桶金的上班族,有17.5%悲觀認為「永遠不會存到」。

其中,36~40歲的受訪者認為:距離存到下一桶金的目標愈來愈遠,必須再打拼15年;反觀25歲以下的上班族相對樂觀,認為約8年可以達到目標。不過,對已經存到第一桶金的受訪者來說,平均工作不到6年就做到,遠比那些尚未存到的人所想像得更快。可見「存一桶金」並非那麼遙不可及,而且愈早開始,成功機率愈大。

 

 

今天存錢,明天才有選擇

英國科學家曾研究歸納出人類的「幸福方程式」:幸福=P+(5×E)+(3×H)

P(Personality)代表個性,包括世界觀和應變力;E(Exist)代表生存狀況,包括健康、財務和交友等;H(High)代表更高一層的需要,包括自尊心、期望和志氣。這些成分背後,其實都離不開同一件事──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而很多時候,它們都需要金錢支撐。

存錢重要,並不是因為變成「有錢人」就能買到快樂,而是以存錢為起點後,能夠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一步步成就屬於自己的快樂。

 

 

巴菲特的存錢心法,簡樸到誰都能做

“Don't save what is left after spending; spend what is left after saving. ”

(別等到花完錢之後,才存那些剩下來的錢;而是先存錢,再花那些多出來的錢。)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

1930年出生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巴菲特,6歲開始做生意,賣過可樂、雜誌、報紙,也當過送報生、高爾夫球球僮,並開始存錢。然而,即使結婚後經濟逐漸寬裕,他仍不肯讓妻子將襯衫送洗,只買過期、有折扣的雜誌,借鄰居的車來開,只在雨天用雨水洗車。他堅信「賺得多、花得少的人,就是在累積日後可兌換金錢的支票」。而巴菲特的存錢觀再簡單不過,基本上就是「收入-儲蓄=支出」。

 

 

 

「存不了錢」的地雷,你中了幾個?

曾在工作15年間、存款餘額永遠是「零」的日本插畫家池田曉子,在《終結貧窮!超實用存錢法》書中,歸納出「難以儲蓄」的體質。看看你是否符合以下敘述?符合愈多,表示你「存不了錢」的指數愈高:

□ 不知道錢包裡有多少錢

□ 錢包沒錢,就去提款機領

□ 走進店裡先逛一圈,看看有沒有好貨

□ 打折的時候一定會去逛逛

□ 常常因為覺得「難得嘛」就買了

□ 想要收集所有種類

□ 不擅長加法

□ 受不了餓肚子

□ 喜歡吃甜食

□ 無法下決定的時候,就會兩個都買

□ 難以抗拒「新產品」或「限量品」

□ 大鈔只要一換開,沒多久就會花光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在《不再為錢煩惱》書中指出,多數人對金錢都有煩惱。但是,心想「不為錢煩惱是不可能的」,於是放棄思考;或是努力找出方法來解決煩惱,兩種選擇會造就完全不同的結果。事實上,享受財富自由的理財高手,也不是「天生會存錢」。他們和你我一樣,曾經過一番摸索和掙扎,最後找到適合自己的存錢方式。

 

 

 

新招1:階梯式理財法,把儲蓄變闖關遊戲

「存錢好比『打電玩』。剛玩新的一關總覺得很難,但是同一關玩了10次後,就變得容易了。」成立「富朋友理財筆記」網站、著有《從零開始穩穩賺》的艾爾文點出自身體會:「你無法直接闖到最後一關。每次都變強一點,才有成就感。」

34歲的艾爾文,大學和研究所都念電子工程,畢業後進入竹科工作。他早在16歲那年就開始存錢,後來還一度為了達成目標,戒掉最大的享受──喝飲料。

「我把『成功不喝飲料』當成一種遊戲關卡,最後發現,這份『挑戰』帶來的成就感,比『欲望』更讓人滿足!」艾爾文回憶:「一週少喝5次15元的飲料,一年就可以存下近4,000元。」

有意識儲蓄的結果,他在讀研究所那年,帳戶存款已超過10萬元,成為用來投入股市的第一筆本金。28歲存到100萬元後,他積極研究、投入股票市場。29歲那年,艾爾文離開職場專職投資,現在得以享受財富自由的生活。

艾爾文至今仍將「把存錢當闖關」的哲學落實在生活裡。最近,他嘗試的是國外網站相當流行的「階梯式理財法」:每週採階梯式遞增的方式,強迫自己每週「多存」10塊錢,第1週存10元、第2週存20元、第3週存30元??,以此類推,52週後可以存到近1.4萬元。「要一次存下1.4萬元,容易感到痛苦;但拆成階段性挑戰,就像玩遊戲。」

「理財是要走一輩子的事,沿途中每達成一個階段、適時給自己成就感很重要,」他點出階梯存錢法的樂趣。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多存一點,無形中層層拉高目標帶來的挑戰性和滿足感。而且,每次「把錢投入存錢筒」的動作,都在培養自己的身體與大腦習慣儲蓄的行為。

此外,將存錢目標「視覺化」,更能延長存錢動能。艾爾文舉例,一個行為經濟學實驗發現,在存錢信封袋外面貼上親生小孩的照片,能讓原本「存不了錢」的父母,在3個月內多存下好幾倍的錢。因此,不妨將清楚列出每天存錢進度的「階梯挑戰表」,貼在隨時可見之處,「每一次看到,都在提醒自己『又離目標更進一步了』!」

同樣的理念,艾爾文也用在「節流」上。每年年初,他一定會告訴自己「今年一定要存下更多錢」,嘗試每個月只花「上個月95%的必要生活費」,再切成4筆(每週一筆)費用來花。例如以往平均每個月花費2萬元,這個月就先分配1.9萬元,每週花4,700元。

「你會發現,原來少掉這5%的錢,你仍然可以生活!」 自從艾爾文在部落格分享這些心法,許多網友紛紛留言,他們不可思議的實踐了以往做不到的儲蓄目標。

 

 

 

新招2:花大鈔存小錢,開「享樂帳戶」當獎勵

「存錢的目的,是讓生活更好。如果反而帶來痛苦,自然會想放棄,」艾爾文說。同樣體會,也是三立新聞台《54新觀點》節目主持人陳斐娟找到存錢心法的關鍵。

跑財經新聞多年、曾擔任新聞主播,近年主持財經節目備受肯定,陳斐娟從小受到父親投資股票失利影響,積極研究房地產投資,多年來滾出千萬資產。不過,她也曾困惑:「自己總是不知道把錢花去哪了。」

她回憶,小時候拿到零用錢,常常不知不覺就花光,「直到我回頭記帳,才發現自己看到外觀可愛、有香味等各式各樣的筆,就忍不住一直買。」於是,她開始學會分辨「想要」與「需要」的差別。

除了養成記帳習慣,陳斐娟也逐漸找出專屬的儲蓄哲學。「盡可能讓自己每花一分錢時,都有點『心痛』,但是存錢時卻『無痛』。」她強調:「而且實行起來要很簡單容易,才會持久。」

她觀察,一般人都是盡量用小鈔付錢,等到小鈔花完以後,才用到大鈔。例如買杯15元的飲料,而皮夾裡有1張千元大鈔、2個10元硬幣,通常大家都會拿後者去付錢,讓店員找回5元。然而,她的做法是拿1,000元去付錢,找回1張500元、4張100元的鈔票,以及1個50元、3個10元和1個5元的銅板。再下一次消費時,她同樣從500元鈔開始用起,找回小鈔和硬幣。

如此一來,陳斐娟每天回家時錢包裡總有沉甸甸的零錢。她在客廳桌上擺了一個大撲滿,每天回家就把零錢全部掏出來、投進去。她笑說:「當你拿出大鈔付錢時,會心痛感到『錢又不見了』,於是叫自己少花一點;但是輕鬆動手把銅板投進存錢筒,一點也不覺得在委屈自己。」久而久之,存了滿滿一筒的零錢,再拿去銀行存起來。

雖然平時逼自己少花錢、多存錢,但「每個人都要給自己一個『享樂帳戶』!」她強調,這個帳戶是在儲蓄、日常消費與投資等帳戶之外,挪出一筆用來「享樂」的閒錢。每次達成一個儲蓄目標時,用來犒賞自己,嘗試平日不會做也不敢做的消費,例如吃一頓米其林大餐、參加一場品酒大會、看一齣昂貴的經典歌劇。

「這個帳戶的錢就算花光也沒關係,」她說,適度享受生活,不因誘惑或挫敗而放棄,理財之路才能走得長久,而且離夢想更接近。

 

 

 

新招3:加強情感誘因,不急著變理財高手

「如果光想著『我要很會理財』,往往感到很難或很辛苦,」陳斐娟說,她之所以能實踐理財目標,背後來自於對「買房→開店→玩100個國家」的生活想像。「理財應該是帶有『情感』的;把對生活目標的想像轉化成動能,才能樂在其中,」她說明。

經濟學家薩勒(Richard Thaler)曾提出「心理帳戶」的概念──除了銀行或錢包等實體帳戶,人的大腦會根據不同的心理帳戶來分配手中的的金錢;即使是同樣金額的錢,心裡仍會因為獲得方式和當下心境的不同,加重或減輕這筆錢的重要性,決定要存下它或是輕易花掉。

例如,戀愛時願意買昂貴禮物送給另一半,婚後變得會考慮家庭經濟壓力;又或者工作辛苦賺來的錢要精打細算,中樂透或投資賺來的錢就輕易花掉,就是因為看待手上金錢的角度完全不同。當然,如果經常將賺來的錢歸入心中設定的「享樂帳戶」裡,肯定存不了太多錢,情感取向在理財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至於如何讓理財和「快樂」結合,達到雙贏?不妨參考著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目前為金融研究員的艾蜜莉(本名張紫凌)一路走來的步驟。

今年33歲的艾蜜莉,工作不久就遇上金融海嘯,薪水一直在25K上下,甚至因公司或部門關閉,30歲前曾被資遣3次。然而,她從不以低薪做為存不了錢的藉口,在短短2年內用薪水存下50萬元,之後透過不斷自學、研究股票投資,滾出百萬資產。

艾蜜莉說,她的偶像是股神巴菲特,並不是因為巴菲特很有錢,而是因為他把研究投資當樂趣,並將投資心法和賺來的錢分享給更多人,時常一次捐出數十億美元給慈善機構。因此,除了巴菲特著名的「價值投資法」,對艾蜜莉影響更深的,是他的理財精神與生活哲學:做真正開心的事。

大學讀新聞、後來發現對金融有興趣,艾蜜莉靠著積極自學投資,轉換跑道到金融業工作,一直嚮往40歲時能夠財務自由。她理想的生涯,是透過部落格和寫書,幫助更多人致富。而另一個夢想,則是「在巴菲特過世前,到美國和他見上一面,」她笑說。

有了對未來的期待,艾蜜莉一點也不覺得存錢辛苦。她回憶,小時候一個月只有50元零用錢,父母總是告訴她「不夠,就自己想辦法」,讓她學會控制預算。當時讀美術班的她沒錢買水彩顏料,就在其他地方少花一點、或幫父親跑腿賺錢。

直到現在,艾蜜莉每週在錢包裡只放1,000元,永遠把信用卡藏在衣櫃最深處。平時,她常參加教會活動或善用公司福利,或到處找優惠券看電影、吃大餐、泡溫泉,不花大錢也能享有「該有的快樂」。

「以前我男友總是存不了錢,我就畫一張他被鈔票圍繞的圖,貼在牆上每天都看得到,他果然開始有意識的不亂花錢!」艾蜜莉強調,光是想「變有錢」很難實現,但找到並加強自己的情感誘因,會找到源源不絕的動能。

曾有研究指出,養成習慣的祕訣,在於重覆21天做相同的事。從以上3種新招裡找出適合的方式,從今天開始持續存錢,短短一個月內,你就會看到不可思議的轉變。

 

文章來源:

2015-03 Cheers雜誌174期 作者:陳雅琦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5268&page=1

 

相關文章:

[講座] 馬上報名現金流遊戲增加自己的財商 

[分享] 8分鐘讀完富爸爸窮爸爸 

[分享] 為何要達到財務自由需要被動式收入? 

arrow
arrow

    非工資收入小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