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榨利的工作模式  

 過勞榨利的工作模式,耗盡了健康、犧牲了家庭、透支了未來,

就算賺到財富,代價卻是一堆人倒下後再也爬不起來,

真的值得繼續堅持下去嗎?

瑞昱董事暨資深副總經理李朝政墜樓身亡、華碩財務長張偉明憂鬱症燒炭自殺,茂迪榮譽董事長左元淮、世界先進前董事長章青駒積勞成疾病逝,科技業高層兩個多月走了四個,絕對不是單純的個案,而是冰山的一角,台灣長期以來過勞榨利工作模式,不只逼死底層勞工,也開始向上蔓延到財力足以照顧健康卻因其他原因而沒能照顧好的層峰


科技業的工作環境有多扭曲?從鴻海郭台銘的要求員工認真到血便之傳說,還有代工廠房極不人道的做二休二,更別說早已被視為常態的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在上市電子公司擔任品牌經理,每天早上八點上工,十一、二點下班是家常便飯


別以為只有基層操勞過度,中高層的過勞也一樣常態化。曾經因為工作認識一位擔任過台灣電子公司歐洲區總經理的朋友,他說自己上任兩周後就趕緊辭職了,雖然薪水極高但卻不是人能承受的壓力和超長工時


李開復在罹癌痊癒之後,也不斷公開宣揚生命比工作更可貴的價值。這樣一個再基本也不過,在台灣卻被拚經濟至上主義壓制。彷彿除非甘願在事業上無所成就,否則在台灣,就是得過勞工作,才可能拚得出人頭地的機會。常常更慘的是,過勞工作還只是勉強維持溫飽的窮忙族。


根據統計資料,台灣人的工時在世界上排名第三長,每年高達2140小時,遠遠超出我們以為比台灣還過勞的日本395個小時。然而,日本(27.07美金)平均工時薪資卻將近台灣(8.96美金)的三倍。


說穿了,台灣近年來微薄的經濟成長,靠的就是壓榨勞工免費加班的剩餘勞動力所賺到的

難怪台灣的GDP雖然維持微幅上升,GDP中的薪資佔比卻不斷下滑。


更加讓人感到不堪的是,產業轉型失敗,持續代工經濟體的台灣,只能靠免費加班、工作的排班時薪化、無薪假等方式,從生產成本中去壓制勞動成本,榨取微薄的利潤來勉強支撐住經濟數字,如果政府從嚴全面要求企業支付加班費或增聘員工,或從嚴落實勞動基準法的規定,經濟數字恐怕比現在還要慘?難怪政府部門從來不打算修法從嚴懲罰違反勞基法的企業,社會上的統治階級很了解台灣的微薄利潤是從哪裡榨取出來的?


台灣勞動人口的健康,就像已經刷爆額度且連最低還款金額都繳不起的信用卡,再也沒辦法繼續透支。副作用越來越多,過勞死、憂鬱症、癌症的情況逐年惡化,雖然政府和媒體盡可能掩蓋,不讓人民將疾病與健康問題和工作過勞聯想在一起,將責任推到個人飲食或作息不正常,呼籲要注意身體健康的保養。可是當佔一個人生活最大宗的工作時間本身就太長且極為不正常的浮動,飲食或作息又怎麼可能正常?身體又怎麼可能健康?


資本家們過去或許以為,這些身體的副作用只不過是底層員工再承擔,和自己無關,所以不以為意。沒想到,過勞與工作壓力開始向上蔓延,失去轉型契機的企業,面對殘酷的全球化競爭,底層員工有底層的苦,高層雖然高薪卻也未必好過,科技業高層接二連三的殞落就是掩藏不住的危機已經開始大規模湧現的徵兆。


想解決積勞成疾只有一條路,決不是台積電的短期聘用心理師來幫員工諮詢,而是徹底放棄勤勞工作模式,然後,要不少賺一點,要不認真幫台灣轉型為用腦工作模式。杜拉克早就預言未來社會是知識工作主導的社會,懂得使用知識創造利潤的人,才是真贏家。


台式的代工與勤勞其實是腦袋偷懶的產物,以為加班就能多做,微薄力就能多銷,就能積少成多。

其實是殺雞取卵,只為賺得眼前一時微薄利潤,卻陪葬了能替公司創造大好未來的人才

 


過勞榨利的工作模式,耗盡了健康、犧牲了家庭、透支了未來(還不算為了拚經濟而陪葬的自然與社會環境),

就算賺到財富,代價卻是一堆人(包括應該是勝利組的人們)倒下後再也爬不起來,

真的值得繼續堅持下去嗎?

 

文章來源: on.cc東網

 

相關文章:

[分享] 下班後,才是決定你的未來!每天花 1小時做這 5件事,一年後你會很不一樣... 

[活動] 現金流等你來挑戰! 

[分享] 當科技新貴變爆肝達人 辛苦工作又被裁員 你怎麼辦? 

arrow
arrow

    非工資收入小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